【威海日报】“订单式”培养 “点对点”上岗 威海技师学院每年为企业培养300多名“定制”人才


 

本报讯5月7日,在威海技师学院2023年校园开放日活动中,天力电源、康派斯等8家企业与学校签约了10余个订单班,每个班级预计招收30-40名学生,计划为企业培养300多名“定制”人才。据介招,威海技师学院通过开设“校企合作订单班”,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,把课堂建在车间里,让学生“入学即入企,毕业即就业”。

在企业招聘中,最短缺的便是高技能人才。数据显示,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,也就是说,一名高技能人才至少对应2个岗位。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,另一方面是企业用工荒,这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,凸显了技能人才总量不足、结构不优、素质不高的问题。

技能提升,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突破口之一,威海技师学院开设的“订单班”由企业下单、学校培养,企业的车间主任、技术总监等作为实操教师任课,在教学、实习等各阶段,将行业行为规范、企业生产流程、工作现场引人教学环节,实现在生产实境中教学,在教学中生产,全力提升学生职业技能,从而保证培育出的毕业生实用性强。

不仅满足于实用,威海技师学院还高台起跳,目标“锁定”培养高技能人才。为此,学校投资1亿元高水平建设了威海智能制造培训基地,设有CAD机械设计实训室、天力电源流水线实训场地、数控车实训场地、智能制造生产线、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室、工业机器人模拟仿真实训室、工业机器人气动机械手拆装实训室、工业机器人工作站、汽车竞赛实训台、PLC实训室、电气装置竞赛实训室、数铣车间,大师工作室等实训设施设备,确保毕业生既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良好的实操水平,成为有过硬本领的“金蓝领”,不断书写“千金在手不如一技俩身”“当技术工人也能出彩”的精彩故事。

坚持“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”,威海技师学院还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。今年秋季招生,学校将新增计算机网络应用、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专业。此举正是梳理威海八大产业集群、十条优势产业链后,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“变”的生动印证。咸海师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日前学校派出两支小分队,对相关行业和用人单位调研走访,大力发展适应重点产业需求的专业,对人才培养针对性不高的专业,不再招生,实现专业群与产业保持紧密对接状态。

学校围绕企业转、专业围绕产业转、教学围绕生产转,让企业和学生成为最大受益者。

给大学生当师傅,站在领奖台上受表彰,拿下2项国家发明专利,5顶实用新型国家专利……毕业于威海技师学院的刘志远,曾做梦都不敢想的事,如今都实现了。从普通钳工做起,刘志远一步步成为华鹏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器皿公司常务副总经理。他用实际行动证明,一名钳工也能“打磨”出“花样人生”。

据介绍,该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、汽车维修、烹饪、数控加工等专业的学生九成以上都是还未毕业,就已被企业“抢订”,对此现象,威海天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位世波一语道破:“这里培养出来的学生,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,大部分都已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,这正是我们所看中的。”


杨彩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