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校开展“清明祭英烈·匠心承薪火”思政课活动


又是一年清明时,无限哀思祭英烈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。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厚植家国情怀,4月3日,思想政治教育部组织开展“清明祭英烈·匠心承薪火”系列主题活动,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慎终追远,传承薪火,践行技能报国理想。

清明祭英烈,诗歌颂英魂

学生深情朗诵《又是家国清明时》,深切缅怀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献出生命的英烈。通过组织朗诵活动,让学生在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,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与爱国情怀的内在统一性,着力培养既有精湛专业技能、又怀报国之志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。

以匠心致初心,以传承担使命

思政教师从文化溯源入手,通过多媒体展示、经典诵读等形式,深入解读清明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。同时创新采用"时空对话"的教学方式,将清明追思传统与英雄事迹相结合,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董存瑞、吴运铎、罗阳三位不同时代的英雄事迹有机串联。在悠扬的《清明》古琴曲中,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清明节"慎终追远"的深刻内涵,随后通过"如果英雄有微信"的创意环节,带领学生们"对话"三位英雄。最后通过"匠心传承"实践环节让学生明白,英雄精神与工匠精神一脉相承,都是对事业的极致追求和对使命的忠诚担当。活动最后,发起"文明祭扫我先行"倡议,倡导学生们以鲜花祭扫、网络追思等绿色环保方式寄托哀思。

 

 

 

 

此次主题活动将清明追思与工匠精神培养有机结合,使师生们深刻理解了“家国情怀”的内涵,坚定了“技能报国”的信念。